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煤改清潔能源市場廣闊,煤改電潛力無限。那麽空氣源熱泵究竟同冷暖空調有什麽不同,為何空氣能熱泵采暖逐漸成為主流清潔采暖模式?
工作原理差異
空氣源熱泵:電力驅動壓縮機工作,把低溫冷媒壓縮成高溫冷媒,高溫冷媒經熱水換熱器與水進行熱交換,換熱後的高溫冷媒經膨脹閥降壓後經蒸發器吸收空氣中的熱量,吸熱後的冷媒被壓縮機吸入,不斷從空氣中吸熱,在熱水換熱器側放熱,把冷水加熱。水吸收的熱量是壓縮機壓縮產生的熱量和冷媒吸收空氣的熱量之和。
空氣源熱泵工作原理圖
空調:電力驅動壓縮機工作,把低溫冷媒壓縮成高溫冷媒,高溫冷媒經蒸發器散熱,空調主機風扇把熱量排放到室外,散熱後的高溫冷媒經膨脹閥降壓後經空調室內機蒸發器吸收空氣中的熱量,降低室內溫度,吸熱後的冷媒被壓縮機吸入。就是這樣不斷把熱量從室內排放到室外的空氣中,從室內吸收熱量,達到降低室內溫度的目的。
空調工作原理圖
供暖方式差異
空氣源熱泵:空氣能熱泵自身隻是一個提供熱水的設備。它供熱,然後配合其他的采暖末端實現供暖,如暖氣片、風機盤管、空氣能地暖機、地暖管道等都可以作為其采暖末端,可以根據不同的住宅選擇不同的采暖方式。
空調:無論是立櫃式空調還是掛牆式空調,都隻能利用主動式熱出風的方式來實現供暖。
零部件差異
空氣源熱泵:熱泵專用壓縮機、防凍高效罐式冷凝器、帶親水膜的室外翅片換熱器、有係統高壓等保護控製。
空調:空調壓縮機、翅片冷凝器或板式冷凝器、不帶親水膜的室外翅片換熱器
在這些零部件中,壓縮機的不同是空氣源熱泵和空調最大差異,因為不同的壓縮機決定產品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地域不同。空調選用空調壓縮機,以R22為例,最大運行壓力不超過2MPa,壓縮機比小於7,最高排氣溫度不超過90℃;但空氣源熱泵必須采用熱泵壓縮機,同樣以R22為例,最大運行壓力達到3MPa,壓縮機比達到12,甚至更高到20,最高排氣溫度達到110℃。這些參數的不同,要求熱泵壓縮機的加工精度、軸承強度、電機耐溫性能等方麵相比空調壓縮機有數量級上的提升。
換熱機製差異
空氣源熱泵:雖然都是通過冷媒來實現熱量的轉移,但是在最後的換熱階段,熱泵是利用水來換熱,而空調自始至終都是用冷媒充當媒介。一個是水循環,另一個是氟循環。水循環中,即使熱泵停機,水流還是會一直在室內的管道中停留,不斷散發溫度。這樣相當於添加了一個熱量的緩衝過程。而且如果采用風機盤管或者空氣能地暖機作為末端,熱風是末端從熱水中得來,因此整體濕度更符合人體生理習慣,並不會引發口幹舌燥等“空調病。”
空調:空調采用“氟循環”,實現熱量的傳導。空調出風口大量排出熱風,升溫的目的確實是達到了,但是這種劇烈的主動式熱對流方案會大幅增加人體皮膚表麵的水分蒸發量,導致空氣幹燥,口幹舌燥,舒適感差。
運行方式差異
空氣源熱泵與空調的運行方式存在以下差異:
第一:空氣源熱泵雖然是全天通電,但是當製熱完成後,機組就會停止工作自動保溫。家用機一般每天的工作時間不會超過2小時,所以空氣源熱泵要比空調省電,且能更好地保護壓縮機,延長其使用壽命。
第二:空調在夏季的使用頻率高,尤其在北方地區,但空氣源熱泵集熱水、供暖、製冷為一體,冬季運行時間較長。尤其是冬季對於熱水的需求量較大,所以空氣源熱泵需要更長時間的運行來提升水溫,壓縮機就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運行,因此壓縮機基本都是運行在冷媒較高的區域。運行溫度是影響壓縮機壽命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運行相同時間的條件下,空氣源熱泵中壓縮機所受的綜合負荷要高於空調中的壓縮機。
運行方式差異
係統除霜的差異
執行國家標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