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對綠色建築各項標準的實施,讓建築環保領域刮起了一陣清新之風,也讓地源熱泵技術得到了大力的推廣應用。
公共建築率先應用地源熱泵技術供暖製冷、老舊小區開展建築節能試點改造、公共建築節能管理繼續強化……近日,安徽省建築節能與科技工作座談會在淮北召開,部署“十三五”及2016年重點工作,重點以“綠色轉型、產業轉型、智慧轉型”為主線,做好建築能效提升工程、大力發展綠色建材和裝配式建築,為人 們提供健康適用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建築。
建築通過對地源熱泵等新能源技術的應用可起到加分的作用,這也是兩者能夠得以互惠互利的重要因素,地源熱泵將淺層地熱能源應用到建築當中,形成供熱采暖的高效節能係統,在降低建築能耗的同時還能滿足冷暖需求。
與現有的空調相比地源熱泵的運行效率要高出近一半,而且還能避免汙染物的排放,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節能減排,快速有效地降低了建築的能耗量,實現綠色發展。
綠色建築中利用地源熱泵、新風設備等先進技術,可以打造一個低能耗的綠色環保住宅,實現室內恒氧、恒溫、恒濕、恒靜,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
地熱、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規模化應用,是今年綠色建築推廣的“重頭戲”。省住建廳副廳長李建介紹,地熱能應用方麵,各地要建立協調推進機製, 落實優惠扶持政策,盡快開展淺層地熱能資源調查和適宜技術研究,製定淺層地熱能建築應用發展規劃,重點推動政府投資公共建築率先應用地源熱泵技術進行供暖 製冷,單體建築麵積2萬平方米以上且有集中供暖製冷需求的,應采用地源熱泵係統,引導社會投資1萬平方米以上的酒店、商場等公共建築優先采用麻豆AV免费看网站。
好的技術離不開政策的扶持,通過綠特建築規範的出台,不僅能夠起到促進良性發展的作用,還能實現地源熱泵銷量的推動增長,加速普及。
雖然我國在推動綠色發展的道路上起步較晚,但未來無論是政策還是發展需要,通過地源熱泵與建築的相結合,將發揮最大的效果實現穩定發展。